第252章 断章我是专业的

  第252章 断章我是专业的

  为了方便自己的创作,魏明把主角的背景放在了直隶,所以当江家兄弟初登场的时候,正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。

  也就是1924年,这一年江赤侠的大儿子江立中已经成亲添丁,但小儿子江立民年过二十还未婚配。

  而江赤侠因为对政界的腐朽感到无力而处于退休状态,在老家含饴弄孙做富家翁,早已不负当年之锐气。

  因为江家在京城有一些生意,为了防止受到这次大战的波及,江赤侠让已经有了子嗣的大儿子进京护持,没想到生性顽劣的小儿子也偷偷混进了大哥的马队,进了北平,且恰好赶上冯玉祥进京发动政变,全城戒备,软禁曹锟。

  在这段情节里,作家魏明重点塑造了两兄弟的性格和处事风格,大哥沉稳阴鸷,做事狠辣果决,弟弟聪慧机敏,富有正义感。

  但李编看得出来,魏明对弟弟江立民的描写更多,应当是第一男主角。

  而且魏明讲故事的水平非常高效,才几页纸的内容,那叫一个高潮迭起,峰回路转,一点也不拖泥带水,看的李编根本停不下来。

  而二十年代老燕京的味道也被他精炼的笔墨刻画的丝丝入扣。

  所以当深夜的时候,如果这时候有人在招待所外面瞅一眼,就能看到只有二楼的一个房间亮着灯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在疯狂赶稿的作者呢。

  李晓林无数次告诉自己,再看最后一页就不看了。

  算了,看完这一章就不看了。

  后面又会发生什么呢,要不我把这一段情节看完吧。

  然后……天亮了。

  ~

  在李晓林看稿子的时候,魏明也暂停了这部小说的创作,因为他要考试了,而且是两场考试。

  第一场是北大图书馆学系的函授班成人高考。

  以他现在的学识水平,想要考大学不难,但想要考北大清华这种级别的高校很难,但考上之后规规矩矩上四年学,这对他来讲难度更大。

  所以他投个机取个巧,上个函授混个文凭拉倒,以后有机会再考虑弄个研究生学位,反正中文系不少都是他的老朋友忘年交。

  这场考试对魏明来说难度不大,另一场考试更简单,是他的驾照考试。

  若是一开始他就有现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怕是考都不用考了。

  函授班的成绩没有立即出来,不过驾照是当天就给了,依然是刘师傅陪他完成的考试,并领了驾照。

  魏明拿着证欣喜道:“走吧,刘师傅,庆祝一下!”

  这次刘师傅拒绝了,晚上要给老丈人过寿,今天是吃不上魏明的请了,只能相约改日。

  虽然有了驾照,但魏明距离真正开车上路还有一定距离,不是技术上,是他没车。

  买不起啊,现在一辆魔都牌轿车要八万块,哪怕东方新天地生意那么好,也得明年才能买得起。

  而且买得起不意味着你能买,如今私人购车的政策依然不明朗,基本只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能轻松获得购车资格,个体户或者个人难如登天。

  指望在内地买辆车还不如指望明年去香港的时候在那边买一辆玩玩。

  当魏明回到家的时候,许淑芬和云云姑侄俩正津津有味地盯着电视机,而电视里是一群美国大兵。

  就在前两天,一部美剧登陆央视,名叫《加里森敢死队》,这部剧比年初那部《大西洋底来的人》可看性更强,更受观众喜爱。

  不过每周就一集,其他时候就只有重播了,但重播也看的津津有味。

  云云和小梅的新家也安置了电视机,不过因为离新天地比较远,她都是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华侨公寓,等小梅忙完了再过来接她一起回家。

  而且小梅领了这个月的分红后也换了新摩托车,大倒爷直接从南方给他运了过来,原来那辆还给彪妈了。

  这倒爷的能耐是越来越大了,魏明感觉过几年他肯定能从海南运一批汽车过来。

  完成了这两场考试后,魏明终于见到了李晓林,不过才40多万字,看了得有四五天,速度有些慢。

  就这还是她利用晚上时间争分夺秒看的,毕竟白天还有关于书市的工作。

  “我听新华书店的同志说,他们已经开会讨论你的提议了。”李晓林道,两人约在了文化宫外面见面,里面就是热闹喧嚣的书市,还得热闹几天呢。

  魏明:“但愿能帮到他们,也帮到读者。”

  随即李晓林开始说起了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。

  “我从男主角江立民身上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啊,尤其是陈大将。”

  魏明点点头:“这个故事取材自我自己的家族,祖父还曾在陈大将手下搞过特勤工作,不过我祖父级别远没有那么高,年龄也小,为了故事的传奇性做了这样设计。”

  “可太传奇了,黄埔三期生,拉着101叫小老弟。”

  “这方面我没有深入写,就提了个彪子,之后也没有深交,不犯忌讳吧?”魏明问,他纯属玩梗。

  “还好吧,看到他的时候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,不过他是四期生,而且以他的才华能力,想必在第四期肯定也是非常耀眼的吧。”

  “确实,就连老蒋都对学生时代的他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