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5章 坤宁宫中

弱了儒家的实力。

  但并不是说撤除五帝祭祀对周铁衣一点伤害都没有,他以五行祖炁作为根基,正式撤除五帝祭祀肯定会对他的道统有直接影响。

  元旦祭祀之时,不知道有多少高人在场,有多少双眼睛看着。

  所以周铁衣不来,是不想要在天下人面前露怯,让人看出他的实力究竟损耗了多少。

  “回禀天后,臣以为周侯乃国之栋梁,妙玉道人乃此次前线击退渊蒙大军首功,国家不能轻视,既然周侯要先为天下人祈福,不如宫中特命其为敲钟使者,等明德宫钟响之后,公车迎接进宫,再参加元旦大祭。”

  明德宫在玉京山第十一重楼,与皇宫所在的第十二重楼不过一街之隔。

  天后没有轻易下结论,看向右边纵横家的张岳松,这既是考校,也是培养。

  作为纵横家,张岳松考虑的方向和高文灿不同,高文灿是名家之人,喜欢名辩之法,时常挤得人下不来台。

  就比如高文灿提出的建议,就是等周铁衣做完了他话里的事情,然后大庭广众之下用公车相邀,自然已经占据道理,但实际上也在步步紧逼。

  不过这种逼迫其实有一定的概率导致矛盾升级,名家之人因为口角之争被人打死的事情也时常发生。

  张岳松想了想,说道,“臣以为周侯说宫中无灯,天后不若赏赐一盏百家灯火给周侯,作为年节之礼。”

  天后神色来了些许兴趣,“何为百家灯火?这么做他就会来参加大祭了?”

  张岳松起身,跪倒在天后面前,“臣斗胆,请天后恕臣之罪。”

  张岳松接下来的话显然有欺君的嫌疑,所以他要提前请示。

  “建言献策,无罪之有。”

  天后挥手说道。

  自从北门一开,召见外臣以来,天后身上的威势日重,很多原本不敢跨越的礼仪也直接跨越,真正如同玉京山上升起的第二枚太阳。

  “周侯为大夏之臣,他不参与大夏祭祀,实乃欺君之罪。”

  旁边的宫人们呼吸微微屏住,这是有人第一次说出周铁衣是欺君之罪的,而且还是在周铁衣道侣妙玉道人抵挡住渊蒙兵锋这个节骨眼上。

  “不过这欺君之罪,可解。”

  “为何?”

  天后面无表情问道。

  “天下之事,不过合纵连横,求同存异,周侯不来宫中,是因为移除五帝祭祀,对于他道途有损,他信不过朝中群臣,也信不过陛下,天后,若他不来,那么大夏君臣之隙就相当于昭告天下,徒让亲者痛,仇者快,这时再以代表皇权的公车相邀,这不是殊荣,这是逼迫,难免不会造成预料之外的反应。”

  张岳松这番话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宫中的三个卦象。

  原本象部给的今年卦象因为某些原因,讳莫如深,没有外传。

  但是因为儒家的变故,所以那三个卦象终究是传了出来。

  第一卦,坎上离下,水火相济。

  这也是君臣相济之卦,是说的今年之事。

  总的来看,虽然今年波折不断,先是有圣上修道,随后儒家死谏,再有周铁衣横空出世,最后力挽狂澜,不仅阻击了天京神乱,山铜府之祸,如今连渊蒙的大军也是其道侣逼退。

  确实是水火相济,君臣勠力的卦象,是为吉卦。

  不过第二卦是圣上的批语,一年终末,万象更迭,水火相济之后刚好是坎下离上,水火未济之卦。

  这也预示着明年君臣相争,无法勠力同心,也是大旱之年的象征。

  而如果明年开年大祭,如果周铁衣和妙玉这么重要的人物都不参加大祭,那么确实是验证了这卦象的批语。

  这就是眼前危局的来源。

  高文灿皱眉道,“你说的百家灯火就有用?”

  张岳松不屑地看了一眼高文灿,这家伙争斗有余,大局不够,不足为虑。

  “百家灯火从百家灶火而来,天下君臣,若心慕圣道,自然以百姓为重,周侯说宫中无灯,但是我大夏天下百姓有灯,看在天下百姓的灯火之情上,周侯自然要让一步,不然他也不配称之为盛世侯,不配求取他的圣道。”

  “好!”

  天后凤音嘹亮,喜悦之情不假颜色。

  “张卿此言甚妙,就算宫中无灯,但是我大夏百姓有灯,合纵连横之法,张卿已得三昧!”

  随后她笑着对苏洗笔说道,“该怎么做你明白了吧,现在就去求取百家灯火,等元旦大祭,作为路引传召。”

  天后喜气洋洋,解决了今年最后一个问题,明年第一个问题,苏洗笔自然也喜气洋洋,他躬身道,“奴婢这就去办,保证将这件事办得妥妥当当。”

  受到天后的影响,坤宁宫中的喜悦之情重新上扬,不过唯有一人不是那么真正的高兴。

  张岳松和高文灿并列出宫,高文灿皮笑肉不笑,对着张岳松拍马屁说道,“张兄在的高论真是让我汗颜啊。”

  张松岳自然也看清楚了高文灿的皮笑肉不笑,不过他不以为意,如今天下虽乱,但正是他们纵横家施展拳脚之时,天后识人任用,些许宵小溜须拍马,不过都是些弄臣罢了。

  现在天后为了向天下人表现她贤明取士,还留着高文灿,等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