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-130

  明苑那边铺开了包袱皮,宁淼将阿娘温氏拉了来,“明姐姐,这是我阿娘。”

  “伯母。”明苑屈膝福了福身,笑盈盈打了招呼。

  温氏初次见到明苑,见她大方有礼,眉目清朗,女儿同她交好,也就多了几分亲近,笑着走上前,帮着招呼围过来的村民。

  明苑卖的都是些便宜小物件,比如鞋面帕子,钱袋,抹额,自己攒的头花等。

  鞋面帕子都是细布,布料结实,上面绣的花纹样式简洁,针脚却很细密,配的颜色也很是好看。

  村中的人或者自己种麻织麻布,或者去布庄买布做衣衫。帕子除去长大爱美的小娘子,下地干活的哪舍得用。鞋面也是用边角料旧布做成,妇人也要下地干活做家务,更没有功夫绣花。

  明苑卖的东西都不贵,妇人娘子莫不欢喜,但舍得拿钱出来买的却寥寥无几。

  围着看的人多,买卖却没成交几件,明苑也不在意,依然客气笑着回答她们的问题。

  有妇人打探起了针线的活计,拿了绣活出来给明苑看:“明娘子,这种手艺,能值几个钱?”

  明苑拿在手中仔细看了,估摸了一个价钱,道:“婶子的手艺不错,不过离城中远,若无熟悉的人作保,婶子也做不了活计。除非自己先押着钱,做坏了的话,东家也不担心拿不到赔偿。”

  妇人听得愣住,明苑并没有吓唬她,绣活的确不好找,会针线绣花的人多,手艺精湛的人却少。一般的绣工,绣出来的货物也不好卖。

  明苑道:“婶子若真打算做绣活赚钱,我这里倒有个门道。我拿布料与线,花样给婶子。婶子绣好之后,我再给婶子工钱。不过,工钱肯定比城中要低几个大钱。”

  不用自己进城,也无需熟人作保,押钱,便宜几个大钱也是应有之理。

  妇人当即高兴地答应了,其他妇人娘子见状,跟着一起向明苑打探起来。

  赵春盛本来先蹲在一边看收白蜡,见明苑那边人多,他又跑过去看。听了一会,赵春盛琢磨出了门道,明苑这是想找人做绣活,她转手将绣活卖到铺子去,或者卖给货郎们,从中赚取几个大钱的差价。

  明苑出的价钱公道,一件活,来回出力辛苦不算在内,顶多只能赚两三个大钱。积少成多,明苑不用付铺子的赁金,雇佣伙计,只她一人,就能将一个铺子的买卖做了!

  赵春盛跑到宁毓承那边,兴奋地将明苑的买卖说了,佩服地道:“明娘子还真是头脑灵活!”

  宁毓承笑着道:“几个辛苦钱,比不上开铺子赚得多,舒坦。”

  “她没本钱啊!”赵春盛不同意,道:“没本钱哪能想着舒坦赚钱,铺子的赁金,伙计,商税,只要睁开眼,无论买卖做不做,都要拿钱出去。明娘子这个买卖,算是一本万利了。”

  宁毓承戏谑道:“要不你也跟着做?”

  赵春盛怪叫道:“哎哟,我吃不了这个苦,也看不上她这几个大钱。”他撇了撇嘴,很是酸溜溜道:“她还有明明堂的同窗,他们的买卖,她肯定也想到了。我看呐,明娘子以后的买卖,肯定会越做越大。”

  宁毓承没有说话,朝明苑那边看了几眼,又继续忙碌了。

  明苑母女逃难到了江州府,母女孤身两人,虽说靠着田老夫人在江州府立足,两人能很快搬出去,靠着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。她若不能做出一番成就,那才是没天理。

  收完白蜡,明苑那边卖出了小半的货,也与几个妇人谈好了绣活,翌日,一行人打道回府城。

  再过了一天,秋闱正式张榜。

  第127章 ……

  榜单张贴在官学,一大早,大门前就被看榜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。

  薛学正前来宁氏拜访崔老夫人,虽已知晓考试的成绩,宁氏还是派了小厮前去,抄录秋闱名册。

  夏恪庵头天晚上,陪着薛学正一道来了。饭桌上多吃了几杯酒,不胜酒力醉倒,便歇在了宁府。

  宁毓承如往常那样早起,夏恪庵还在睡着,宁毓闵前来松华院,见宁毓承在练习拉弓,穿着的短打已经濡湿,不禁走上前,拿起了挂在架子上的弓垫了垫。感慨地道:“好久都没有骑马射箭了。”

  宁毓承拿着布巾抹汗,顺便问道:“二哥可要试试?”

  “不要不要。”宁毓闵笑起来,将弓挂回去,道:“久未练习,拉一次弓,身子得酸痛好几日。”

  宁毓承只要不忙,都会早起练一练。他早已习惯,不练反而浑身不得劲。

  将余下的箭射完,宁毓承活动着胳膊,唤福山来收拾,叫上宁毓闵进屋:“二哥还没用过早饭吧?”

  “未曾,早就就来了。”宁毓闵本就打算来松华院用饭,如实说道。

  宁毓承让福水将宁毓闵的早餐一并送来,他进去洗漱更洗之后,两人坐在一起用饭。

  “不等夏舅父了?”宁毓闵在宁毓承对面坐下,看着还没有动静的西屋问道。

  “舅父昨晚吃醉了,要晚一些起,我们不等他。”宁毓承喝了几口牛乳,剥着白水煮蛋。

  宁毓闵不喜吃牛乳,也拿了只蛋剥着壳。一时间,蛋壳咔嚓响,他不由得抬头看向宁毓承,道:“夏舅父昨夜没吃几杯酒,以他的酒量,怎地就醉得那般厉害?”

  “估计是舅父心情不好。”宁毓承小口咬着鸡蛋,吞下后,如实说道。

  宁毓闵喝着口米粥,又是一阵沉默。

  “小七,我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