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
颗心依旧惴惴不安地悬着。她见宇文骅不在府中,便带着阿隽回宫居住了。
小皇帝的病情越来越重,他现在已经吃不下任何食物了,只能躺在床上苟延残喘。
一个深夜,洛九娘刚哄睡完阿隽,广阳殿便传来了噩耗——
陛下驾崩了。
洛九娘穿好衣服,急匆匆地赶往了广阳殿。
此刻,广阳殿已经挂起了白绫,宫人们或真心、或假意地哭作一团。
冯太后身形有些踉跄地从广阳殿出来,脸色苍白。
血浓于水,即便是与小皇帝早生了嫌隙,她依旧做不到无动于衷。
洛九娘上前扶住了冯太后。
“阿娘。”
冯太后拍了拍洛九娘的手背,声音勉强,“无碍,他走了也算是一种解脱。”
她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,回头吩咐宫人道:“替陛下准备后事吧,国不可一日无君,等三日守灵期一过,便让阿榆继位吧。”
阿榆,便是冯太后寻到的宗室之子,只比小皇帝小两岁而已。
“是。”
宫人很快就下去办了。
小皇帝驾崩,需要亲人为之守灵。
冯太后年岁大了,守灵之事便由洛九娘来。
不过这守灵也分内堂和外堂。
内堂便是皇亲国戚,而外堂守着的便是大雍的朝臣们。
夜深露重,门框上挂着的白绫被夜风吹得呼呼作响。
白绫晃动,像极了阴间返回来的鬼魂。
传闻,人死后,魂魄会在阳间滞留七日。
这宫里有过太多鬼怪传闻了,虽是外堂还有一堆大臣守着,但宫人们依旧害怕得瑟瑟发抖。
“你们都下去吧。”
洛九娘打发掉宫人:“这里我一人就行。”
宫人们得了命令,如释重负般匆匆离开。
在宫人离开后,灵堂再次陷入寂静之中,
片刻后,一道沉重有力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,洛九娘并未回头,下一瞬,一道低沉的男男声跟着响起,“夫人,守灵一事,我理应与你一道。”
是谢无陵的声音。
听着熟悉的声音,洛九娘猛地睁眼开,整个心脏也跟着被提了起来。
她抬头,对上了谢无陵那双深邃幽暗的眸子。
自那日去信之后,洛九娘已经许久没见过他了,只是听说他一直在城外的军营里。
他是匆匆赶了过来的,身上的兵甲未卸,一股冷冽肃杀的之气。
压迫性十足。
两人四目相对。
早年间老刺史虽被贬到了江州,并且下令永远不许返回建康,但他始终是皇室之人。
所以内堂守灵一事,理应有谢无陵一份。
洛九娘没说话,默默收回了目光。
两人似是有默契一般,谁也没开口。
灵堂静的可怕,针落地可闻。
“几月不见,”
谢无陵的视线一直未曾离开过,他眸底夜色涌动,“公主似乎消瘦了许多,宫中的膳食不如宇文府的?”
洛九娘别过头,不再看他,“谢司马说笑了。”
谢无陵:“我府上有几名厨子手艺不错,不如送到宇文府去?”
洛九娘张了张口,话音还未出来,外面便传来了阿月焦急的声音,怕冲撞了小皇帝的灵堂,她就在外面禀报:“公主,小郎君突然哭闹不止,吵着要您哄睡,奴与洛姨怎么哄他都没有用,便将他带了过来。”
洛九娘先是瞧了谢无陵一眼,才道:“你带他进来。”
“是。”
话音刚落,阿隽便挣脱开阿月的手跑了进来。
他走路还不利索,跑进来时,摔了好几次,洛九娘连忙伸手抱住了他。
“阿娘。”
阿隽可怜兮兮地抱着洛九娘脖颈,“阿隽害怕。”
“害怕什么?”
洛九娘擦干净了他脸上的金豆豆,声音温柔。
“阿隽不敢睡。”
他抱着洛九娘不松手,“宫人说,舅舅晚上会回来。”
洛九娘皱眉。
他一个小孩子怎么会懂这些,定然是那些宫人在胡说八道。
“舅舅对阿隽那么好,就算回来了也不会对阿隽怎么样的。”
洛九娘哄着他。
阿隽摇头,反而将她抱得更紧了,“阿隽想要阿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