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9章 继续清算
回到国公府,叶明立刻着手分析这些碎片信息。
当他将"朱雀桥"与之前查获的密信联系起来时,一个模糊的计划轮廓逐渐清晰——崔家余孽似乎打算在中秋夜子时,在朱雀桥集结人手。
"少爷。"李天宝匆匆进来,"那个崔家老仆非要见您。"
老仆是崔元峰的乳兄,七十多岁了,因年迈被免于流放。叶明在偏厅见他时,老人颤巍巍地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布包:
"大人...老奴有东西给您..."
布包里是一块玉佩,上面刻着展翅雄鹰的图案——与矿场发现的兵器上的图腾一模一样!
"这是..."
"北疆王庭的标记。"老人压低声音,"崔家与北疆往来已久...大人小心,他们说要'秋后算账'..."
叶明翻过玉佩,背面刻着四个小字:"青瓷未绝"。
送走老人,叶明站在庭院中望着渐圆的月亮。中秋将至,这场风波恐怕远未结束。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剑,忽然听见身后熟悉的银铃声。
"三哥,喝药了。"叶瑾捧着药碗走来,"孙太医新开的方子,安神的。"
药很苦,但叶明一饮而尽。他看着小妹担忧的眼神,突然问:"瑾儿,中秋夜宫里设宴,你一定要去吗?"
"皇后娘娘特意嘱咐的。"叶瑾歪着头,"怎么了?"
叶明沉吟片刻,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钱大小的银铃:"戴着这个,任何时候都不要取下。"
叶瑾好奇地摇摇铃铛,却没有声音:"坏的?"
"只有特殊频率的声响才能让它响。"叶明将银铃系在她腰带上,"如果...如果你发现任何异常,就用力捏它,我会知道的。"
叶瑾郑重点头,突然伸手抚平叶明紧皱的眉头:"三哥别担心,我会小心的。"
她顿了顿,"而且我现在可厉害了,柳姨娘教我的那几招,连李天宝都躲不开呢!"
叶明忍不住笑了。月光下,小妹的笑颜如初绽的芙蓉,明媚动人。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,至少此刻,他们还能共享这片月色。
隔天五更的梆子声刚过,叶明便已穿戴整齐。
今日大朝会,将与李君泽联手继续清理崔杨派系。他抚了抚腰间玉带,那里藏着份名单——二十七名需要优先处理的官员,按威胁程度分为三等。
"少爷,马车备好了。"李天宝捧着热茶进来,"太子殿下刚派人传话,说今日先从工部着手。"
叶明抿了口茶,茶水温热刚好。自小妹叶瑾跟着柳姨娘学茶道后,府上的茶水再没烫嘴过。
晨雾中的皇城肃穆庄严。叶明在午门外下马,正遇见工部右侍郎崔琰下轿。
这位崔家远亲穿着崭新官服,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得意——据说他刚花重金打通关节,有望接任尚书之位。
"崔大人。"叶明拱手,语气平淡如常。
崔琰皮笑肉不笑地还礼:"叶大人来得早啊。"
他刻意抚了抚衣袖,露出腕上价值连城的翡翠镯子,"听说今日朝会议河西水利,工部又要忙了。"
叶明不动声色地扫过那只镯子——与崔家账册上"送工部崔大人翡翠镯一对,价银八千两"的记录完全吻合。
金銮殿上,皇帝刚坐定,李君泽便出列奏道:"儿臣有本。河西连年干旱,急需能臣主持水利。工部侍郎崔琰精通河工,儿臣举荐其出任河西节度副使,专司水利。"
殿内霎时一静。河西节度副使虽是三品,与工部侍郎平级,但远离京城,实权不及工部十分之一。这分明是明升暗降!
崔琰脸色刷白,急忙出列:"陛下,臣..."
"太子所言极是。"皇帝打断他,"崔爱卿在工部多年,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。三日后启程吧。"
崔琰张了张嘴,最终只能叩首谢恩。退朝时,叶明看见他官袍后背湿了一大片。
"第一步。"李君泽在叶明耳边低语,随即提高声音,"叶大人,户部今年账目核查得如何了?"
这是约定好的信号。叶明朗声道:"回殿下,正在彻查。尤其兵部武库司账目混乱,需重点清理。"
二人的对话清晰地传遍朝堂。几个兵部官员顿时面色大变。
三日后,崔琰离京赴任。同日,叶明派出的户部查账小组进驻兵部。带队的年轻主事是叶明亲手提拔的寒门子弟,查起账来六亲不认。
"大人!"七日后深夜,那主事兴奋地闯进叶明书房,"武库司去年上报损毁的弓弩,实际只淘汰了三成!剩下七成去向不明!"
叶明连夜起草奏折。次日朝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