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4章 乐谱里的猫腻

  二堂里,叶瑾正襟危坐,一身淡紫色宫装衬得她格外端庄。见叶明进来,她立刻起身,眼睛亮晶晶的:"三哥!我有要紧事告诉你!"

  "怎么不回家说?"

  "怕耽误了。"叶瑾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,"今早我去兵部尚书府上喝茶,看见他家千金戴的这个。"

  布包里是半块玉佩,雕刻着狼头望月的图案——与密信上的一模一样!

  叶明瞳孔一缩:"她说是哪来的?"

  "说是未婚夫送的定情信物。"叶瑾压低声音,"我打听过了,她未婚夫是工部虞衡司的主事,姓杨。"

  杨!叶明心头一震。杨家不是早就被抄了吗?怎么还有人在工部任职?

  "瑾儿,你帮了大忙。"叶明郑重收好玉佩,"这事别对外人说,包括父亲。"

  叶瑾却不肯走:"三哥,我想帮你查案。"

  见叶明要反对,她急忙补充,"我现在是郡主了,能接触到很多你们查不到的内宅消息!"

  叶明犹豫了。小妹确实机敏,但查案毕竟危险...

  "我保证不乱来!"叶瑾举起三根手指,"我可以先从闺阁聚会中打听消息,那些夫人小姐们喝多了什么都说..."

  看着她期待的眼神,叶明终于妥协:"只限收集情报,不许单独行动。有任何发现立刻告诉我,明白吗?"

  "遵命!"叶瑾高兴地行了个礼,忽然想起什么,"对了,三哥,那个玉佩的图案...我好像在宫里见过类似的。"

  "哪里?"

  "太庙的壁画上。"叶瑾歪着头回忆,"有一幅'月神巡天'图,月神座下的狼额间就有弯月。"

  太庙?叶明若有所思。七月十五那晚,陆远的人确实往太庙方向去了...

  送走叶瑾,叶明立刻提审工部那个杨姓主事。出乎意料,这人痛快地承认玉佩是他送的,却声称是从古董铺买的,完全不知道什么崔家杨家。

  "大人明鉴!"杨主事跪在地上连连磕头,"下官与杨家远亲都算不上,只是同姓而已啊!"

  叶明不动声色:"那你知道这图案是什么意思吗?"

  "店家说是北疆的月神图腾,能保佑姻缘..."杨主事擦着汗,"下官真的不知这与逆党有关啊!"

  北疆?叶明与身旁的李天宝交换了个眼神。这已经是第二次听到北疆了。

  "查封那家古董铺。"叶明吩咐道,"另外,查查这位杨大人的履历,特别是他与北疆有无往来。"

  傍晚时分,叶明正在书房研究那几页乐谱密信,叶瑾又来了,手里捧着个食盒。

  "三哥,我给你带点心了。"她放下食盒,好奇地凑过来,"这是什么?"

  "从染坊找到的密信,像是乐谱。"叶明随口道,"可惜我不通音律..."

  "我看看。"叶瑾拿起纸页,轻轻哼了几句,突然停住,"这...这是《月神颂》的调子!北疆使节去年进宫时演奏过!"

  叶明猛地坐直:"你确定?"

  "当然!"叶瑾肯定地点头,"皇后娘娘还嫌这曲子太悲凉,不让在宫宴上演奏呢。"

  叶明立刻让人去请精通北疆音乐的译官。等待的间隙,叶瑾仔细研究着乐谱,突然指着几个音符说:"三哥你看,这几个音连起来,是不是很像'朱雀桥'三个字的声调?"

  叶明凑近一看,果然如此!难道这是一种用乐谱隐藏地点的密码?

  译官到来后,证实这确实是《月神颂》的变调。更惊人的是,根据北疆的传统记谱方式,这些音符还对应着方位和时辰!

  "大人,这上面说...中秋月圆时,朱雀桥下,子时。"译官擦着汗,"后面还提到'青瓷'什么的..."

  青瓷!叶明心头一跳。七月十五的危机刚过,崔家余孽就计划在中秋再次行动?

  "三哥,"叶瑾突然说,"朱雀桥是不是靠近水门?我记得那里有个废弃的码头..."

  叶明立刻想起染坊找到的那几套禁军服饰——正是水门守卫的制式!一切都联系起来了。

  "天宝,立刻派人监视朱雀桥,特别是水门附近的动静。"叶明起身披上外袍,"我去见太子。"

  东宫灯火通明。李君泽听完叶明的汇报,眉头紧锁:"北疆...崔家...这两者怎会勾结在一起?"

  "殿下,染坊发现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