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
为自己的缘故忽然热闹了起来,达官贵人都喜欢去酒楼坐坐,闹得酒楼都供不应求,只能让客人提前预订。
这么多贵人过去,打赏不少,掌柜居然舍得还一直空着酒楼里最好的包厢,倒是实诚得很。
九阿哥就让高元去告诉掌柜,他过几天会带人再去酒楼用饭,算是接受了掌柜的这份心意。
十阿哥得知九阿哥封为贝勒,不久后就要出宫建府,别提多羡慕了。
他带着十福晋过来庆贺,脸上带着羡慕道:“九哥带着九嫂搬出去,那弟弟能说话的人就少了。”
九阿哥好笑道:“我虽说是搬出去了,还是得进宫当差,平日咱们兄弟两个还是能见面的。”
十阿哥更是叹气道:“九哥忙着当值,弟弟哪里好意思去打扰?”
也不知道什么时候,他也能当差了。
九阿哥看着这个关系极好的弟弟,眼珠一转想到个主意,但是事情还没有确定下来,就没告诉十阿哥了。
等十阿哥带着十福晋回去,苏澜看着他倒是问道:“爷是打算给十弟谋个差事吗?”
闻言,九阿哥就笑了:“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住你,我是有这个想法。十弟年纪也不小了,到了该当差的时候,却暂时没个适合的地方。”
十阿哥读书一般,算数也不怎么样。
九阿哥想把弟弟弄去户部,也得适合才行。
十阿哥舞刀弄枪还不错,去兵部也算妥当。
但是最近没有战事,兵部那边不缺人,甚至无所事事。
十阿哥过去坐不住,又没差事,还不如不去。
思前想后,九阿哥就有个想法了,跟苏澜解释道:“河道总督那边藏着的赈灾银,最近要从南边运过来。皇阿玛正物色人去港口盯梢,上船有人盯着,下船也得有人盯紧才行。”
中途自然也有官兵在船上护着这些好不容易找来的赈灾银,虽然被熔铸掉了,数量还是反复核实过的。
当然还有火耗的问题,在熔铸掉的时候,会有一部分彻底被熔掉,所以会少一点。
但是河道总督这都落罪了,家里被官兵围了起来。
这差的一点谁愿意补上啊,空着就这么实诚送上来,皇帝看了也不高兴。
索性南边那些人估计从河道总督家里弄了点银子把火耗补上,这样凑个整数送上来。
九阿哥继续补充道:“下船盯梢这活计最轻省,又能在皇阿玛面前露脸,交给十弟来做是再适合不过了。”
可以说这活计事少功劳看着还大,是谁都想抢的。
九阿哥要卷起袖子给弟弟抢,谁都不敢跟他抢了。
毕竟九阿哥如今在皇帝面前得脸,是大红人了,以后要被重用,谁敢这时候上赶着来找麻烦呢!
苏澜听后就笑着点头附和道:“确实是个好差事,爷这就要跟皇上提起此事吗?”
九阿哥点头,看着周围没人,这才小声跟苏澜解释道:“经过河道总督这事,皇阿玛对底下的臣子是谁都有点看不顺眼。大臣们都不敢当出头鸟,让十弟上,皇阿玛必定会同意。”
苏澜看了他一眼,九阿哥这是聪明多了,还会琢磨皇帝的用意。
确实河道总督作为臣子,没把儿子教导好,出了赈灾银的事,皇帝心里很不痛快,对臣子们也就连带着有点小情绪。
这时候让臣子去港口盯着赈灾银,皇帝只怕有点不放心。
南边去的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心腹太监,中途护送的是御林军,这最后环节盯梢的人最好还是自己人。
十阿哥作为亲儿子,不是最好的自己人吗?
让其他已经领差事的阿哥过去的话,那就有点大材小用了。
叫这个正闲着的儿子过去盯梢,皇帝自然乐意。
果然九阿哥过去御书房,跟皇帝一提,皇帝略微思索就同意了,笑着道:“小九倒是长大了,还知道提携弟弟去办差。”
九阿哥听后也跟着笑了:“儿子这不都是为皇阿玛分忧吗?十弟也想为皇阿玛办差,只是适合的不多。他又不想给皇阿玛添麻烦,所以一直没说什么。”
“还是儿子见十弟心诚,他武艺也不错,去港口盯着这批赈灾银下船是再妥当不过了。”
皇帝听着这话,心里暗暗点头。
九阿哥虽然有心给十阿哥铺路,让他能领差事,却没有想当然给十阿哥做特别重要的活计,而是给他一个适合的。
盯着港口的差事不大,却很重要。
皇帝正发愁让谁去,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。
九阿哥分析得条条是道,既没有胡乱吹嘘十阿哥有多厉害,也没说弟弟有多少不足的地方。
这差事该有的,十阿哥都有,他去盯梢确实足够了。
皇帝同意了,这差事就落到十阿哥头上。
十阿哥简直高兴坏了,他之前跟九阿哥提起想做差事,也不过嘴上说说,谁料到九阿哥竟然放在心上了,还真给自己弄来了差事!
这差事虽然小,却正适合他。
“多谢九哥,弟弟一定好好办差。”
&ems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