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-130
他现在能留下多少人,决定着他将来挨毒打时身上能留下几块好肉。
同样都是精锐,但辽军此时已经被赵昕表现镇住,十分力能发挥出五分就算不错。
而宋军得见自家殿下如此勇猛,主将赵克城又是搏命之态,愈发不甘落后,因此交战不及三合,城墙上还站着的就只剩下了宋军。
没有乞降者,因为没人接受。
赵克城亲自拔刀去割了阿不都哥的人头,走到赵昕面前单膝跪地,把人头高高捧起:“殿下,臣救驾来迟。”
赵昕的手指在无法控制地发颤,已经分不清来源的鲜血正从他的指尖一滴滴落下,砸在城砖上。
看着周围那一张张欢欣之至的脸庞,赵昕听到了自己心脏在胸腔中跳动的声音。
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畅快感与豪情从胸腔中迸发,迅速席卷大脑,并流入四肢百骸。
他听见自己下令:“把这颗辽贼的头挂起来,让城下所有人都能看见。”
这是他的军功章,也是狠狠扇在耶律洪基脸上的一耳光。
我就站在这等你来杀,但杀不掉那可就是你的问题了。
急于将功赎罪的赵克城动作飞快,阿不都哥的人头很快被悬在了旗杆上。
再一
次将辽军全数赶下城墙,尤其是是这回的胜利还是建立在赵昕这个太子身先士卒的基础上,宋军的士气就如同被摇晃后的汽水,迫不及待地喷涌而出。
“嗬!嗬!嗬!”不知是谁先用刀背敲击起了城墙砖块,总之这种示威意义浓厚的吼声迅速传遍了每一面城墙。
虽然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开心,但是开心就完事了,能气死一两个辽狗就更好了!
耶律洪基的确快被气疯了,而今一张脸比锅底还黑,哪怕是自小相伴的伴当,此时也不敢踏入他方圆三米之内,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了那条被殃及的池鱼。
但快被气疯的耶律洪基并没有头脑发热继续压上大军进攻,反而咬着牙,从齿缝里挤出两个字:“撤兵。”
为将者,不可因怒而兴兵。宋军此时士气正盛,而且己方还刚刚损失了近百名精锐,可谓是箭矢失去了箭头,再一味硬碰硬必然是自己吃亏。
所以还是借整军之由,把这块硬骨头交给李元昊的夏军去啃一啃比较好。
反正说破大天去,如今也是夏国危在旦夕,李元昊得比他急。
耶律洪基到底年青,浅显的借刀杀人心思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。不过到底是占了阳谋的便宜,李元昊终究是派出夏军再去做了两波试探性攻击。
结果自然毫无意外,连城墙都没摸到就被箭雨给逼退。
最猛的第一波攻势被有惊无险的化解,交战双方重新陷入僵持之态。
已经紧绷着心弦,足足在城墙上坚守了半日的赵昕,也终于能够松一口气。
在叮嘱了打扫战场,收拾战死者遗体,有序换防,分批吃饭休息等一系列事宜之后,艰难地强提起仿佛灌了铅似的沉重躯体,尽量不露破绽地走下城墙。
只是方倚着城墙坐下,全身的细胞就开始疯狂诉说疲累,连牵动小拇指的气力都没了。
他早知道战争残酷,但当直面这个怪物时,还是因为预估不足被狠狠蹂躏了一通。
赵昕费力将头盔给拽下,扯着包发的头巾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与灰尘,仰头朝着晦暗不明的天空幽幽地吐了一口白气。
“狄卿啊,狄卿,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。”
第130章 伐夏混战(四)……
无论心中如何焦急渴盼,受限于通讯手段,赵昕都绝不可能立刻得知狄青的战况,因此他如今只能事已至此,先吃饭吧。
按战前部署,包括一日三餐在内的后勤补给工作交给了李玮。
李玮似乎就在等着他下城楼,这不他屁股还没坐热呢,便见李玮领着数十个民夫推着独轮车急匆匆走来。
每辆独轮车上都装着四个大木桶,即便盖着盖子,周遭还裹了羊毛毯保温,但赵昕依旧从呼啸的寒风中捕捉到了肉香与饭香。
要说人也真是既复杂又单纯,复杂到可以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工具夺取同类的性命,而单纯在于创造一切前必须得吃饱。
赵昕刚才分明累到连小拇指都动不了,只想闭眼沉沉睡去,可一闻到肉饭的香气,十分的疲累就被消去了三分,想法变为了吃饱了再睡。
伙食供应自然是得紧着赵昕来,李玮将一个民夫打发走,亲自推了独轮车行至赵昕跟前,一边搬卸木桶一边说道:“殿下,您忙活半日肯定累了,快用些饭食吧。”
李玮甚至想亲自取了碗筷递给赵昕,服务态度和精细程度都快不亚于陈怀庆了。
只是不等赵昕出言拒绝,就被赵克城这个一向读不懂空气的把事情给搅黄了。
赵克城不耐地捋着身上系盔甲的丝绦,大步流星地走下了城墙,甫一见李玮,尤其是散发着肉饭香味的大木桶,整个人都眼睛就亮了起来。
立时如同脱缰的野狗一般奔到了李玮面前,单手大力揽住了李玮的肩膀,探头朝桶里看去,口中说道:“公炤(李玮),今日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啊?”
衣甲鲜明是一个形容军威的褒义词。哪怕战甲没有仪仗甲那般精美,可出于战阵上分辨敌我以及表明身份的需要,还是会用上比日常鲜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