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对胡江山的采访

  第385章 对胡江山的采访

  【工程】:码头升级

  【升级目标】:码头整体扩建

  【工期】:十天

  【资金投入】:三百万港币

  胡江山一看,这个方案确实符合他的要求,工期缩短到了十天,效率提升了一倍,这可是相当大的进步。

  但问题来了,最近投入却大大增加,增加了足足两倍,一百万港币提升到了三百万港币。

  难道就是因此,工期大大缩短了?

  胡江山马上又调出码头的升级版设计图,仔细查看。

  胡江山发现几乎没有什么改动,跟上一版是一样的,还真是因为炒能力的关系使它大大缩短了工期。

  好吧,这倒也算合理,真的可以说是有钱使鬼推磨。

  谁让胡江山赶时间呢,那就只能花钱消灾了。

  事实上,对于一个码头扩建工程来说,三百万港币已经是白菜价中的白菜价了。

  别说在港岛了,就算是内地,码头工程也是相当贵的,尤其是腾龙岛这样的码头,更是耗费巨大。

  如果放在正常的建造工程中,这点儿钱恐怕连启动资金都不够,尤其是从设计图来看,这工程量可不低,而且施工标准非常高,保质保量的情况下,这个价格几乎就是白给。

  胡江山咬咬牙,直接按了确定键。

  【建造环境确定中……】

  【确定完成,符合检讨条件】

  【账户扣款300万港币:成功】

  【工程建造即刻开始】

  【工程车辆释放程序启动】

  胡江山看到大屏幕上显示出了进度条,然后就听到设施里面有了动静。

  那是车辆引擎启动的声音,而且不止一台引擎。

  通过大屏幕上的监视器,可以看到,有一部分工程车辆开始缓缓移动了起来,它们排着队,有条不紊地通过工程车辆通道驶出了车库大厅。

  整个过程是全自动化的,根本不需要人工干预。

  看到成排的工程车出去的场面,感觉太壮观了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车辆使用的是电能,所以动静不大,只是车辆的数量太多了,胡江山才有感觉。

  胡江山松了口气,接下来就等着码头完工就行了。

  胡江山的手机收到了扣款信息,三百万港币从账户中划了出去。

  胡江山赶紧看了一眼私人账户,只剩下五百来万港币了。

  胡江山皱起了眉头,这可坏了,遭遇到久违的经济危机了。

  自从半导体生产线进入正轨后,胡江山就很少缺钱了。

  航天发射场真的是个吞金巨兽,各方面的投资差一点儿都不行。

  要知道胡江山可是有“科技引擎APP”帮助的,有极大的成本优势,但花钱还是如流水,很吓人。

  这回胡江山真的可真的要弹尽粮绝了,这可怎么办?

  王成东前两天打过电话,说是现在正在对账期,所以暂时钱打不出来,还要再等几天。

  胡江山想到这里就淡定了下来,华耀还是挺靠谱的,只要别耽误太长时间,就来得及,华耀的钱总不可能永远不到位,拖欠货款不是华耀的风格,那样会影响供货的。

  就在这时,胡江山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。

  【来电显示:周悦竹】

  胡江山的漂亮好助理来电话了。

  胡江山按了接听键,那边传来周悦竹温柔又悦耳的声音。

  “老板,您在港岛吗?”

  “我现在就在腾龙岛,什么事儿?”

  “是这样的,前几天不是说有一些媒体想要采访您吗?我这边都记录下来了,现在您要不要接受几家媒体的采访?”

  胡江山琢磨了一下,答道:“可以接受采访,尽量找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媒体吧,好好安排一下,等等,让我想想,五家吧,最多接受五家媒体的采访,安排的不要太密集,尽量轻松一些。”

  周悦竹应了一声:“好的,老板,我马上安排,那从明天开始吗?”

  “可以,尽量安排到明天下午吧。”

  “好嘞,明白了。”

  第二天,港岛九龙,《港岛都市报》办公楼。

  《港岛都市报》在港岛是一家相当有年头的大众媒体了。

  这家媒体听名字就知道,最早就是发行报纸的。

  后来除了发行报纸,还有杂志,而最近《港岛都市报》大力发展线上网络内容,而且做的相当不错。

  在港岛的一众媒体中,《港岛都市报》转型做的相当成功,有相当多的受众,甚至还可以吸引不少年轻群体。

  所以在新媒体开始替代传统媒体的当代,《港岛都市报》仍然可以活的很滋润,这是十分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