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0-270
/>
十四又要表现出自己能干的一面,又要强调自己独干不行,一边来让康熙觉得他能承担重任,一边又让康熙觉得他毫无威胁。
康熙冲十四摆摆手:“你先去看你额娘吧,你额娘正在等着呢。”
他也并非是真的要为八阿哥求情,眼看话题岔开,就顺势告辞:“是,那儿臣就先去永和宫探望额娘。”
乌雅秀贞确实是等着呢,这边十四一进门,乌雅秀贞眼圈都红了,伸手拍了拍十四的胳膊:“黑了,瘦了,有没有受伤?身上有没有难受的?”
十四笑道:“额娘,我好着呢,受伤是有的,我也不瞒着您,免得您心里惦记。就这儿,被人砍了一下,不过都是去年的事儿了,现在伤口都愈合了。”
乌雅秀贞非得要亲眼看看,十四就脱掉盔甲,见衣服掀开给乌雅秀贞看。后背上,确实是长长的一道伤口,也确实是已经结痂。
乌雅秀贞心疼的眼泪都要下来了:“肯定很疼吧?”
“也不算很疼,当时只想着杀敌呢,后来上了麻药就感觉不到了,就是一直痒痒的,忍不住想伸手抓。”十四笑眯眯的说道,又将衣服给穿好。盔甲不穿了,太重了,乌雅秀贞就让人去拿了常服出来。
十四换了常服,正好御膳房那边送来了鸡汤面,是乌雅秀贞特意让人给十四准备的。
面条咸香,味道很好,十四一口气吃了整整两碗。
乌雅秀贞和他说他府里的事儿:“额娘想着,人家心思既然不在你身上了,打定主意要走,你强硬留着也不是事儿,万一再闹出了仇怨,你当时还在蒙古呢,人家给你使个绊子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摔的跟头,所以要走就走吧,后来你汗阿玛知道了,说既然和离,那干脆就和离算了,免得留下个画饼,叽叽歪歪牵扯不清的。”
干干脆脆的分开,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才是好的。
当然,十四已经成亲,就是要婚嫁,也该是侧福晋,那就已经不关十四的事儿了。
“这事儿你回去别怨怪你福晋,这将人送走的主意是我给的,和离的事儿是你汗阿玛允许的。你媳妇儿这段时间在京城,既要管家理事,又要代替你孝敬父母,还要照看你那一堆女人,实在是辛苦,你回去可得好好感谢人家一番。”
乌雅秀贞说道,十四忙点头:“是,额娘放心,我明白的。”
他就是心里对十四福晋有意见,也半点儿不会在乌雅秀贞面前显露出来的。乌雅秀贞的性子她是知道的,儿媳若是没大错,她是半点儿不会责备的,甚至还很是护着。
这点儿良苦用心呢,十四不是蠢笨之人,也是能看出来的。额娘越是对她们好,她们心里感激,也就越发愿意在家里多下心思,到最后,受益的不还是他们这些男人嘛?
家宅和睦,妻妾和谐,孩子听话,银钱不发愁,光是这几样,就已经能胜过京城里许多男人了。
额娘是亲的,所以额娘责骂他们,宠爱儿媳,他们都是半点儿不吃醋的。毕竟,责骂儿子,儿子又不会离心,但责骂儿媳,那儿媳可就指不定会如何了。
亲不亲的,其实很明显。
乌雅秀贞若是能看出十四在想什么,保准是一巴掌兜头给他一个清醒,什么亲不亲的,她是那种什么事情都要算计个清楚明白的人吗?她不过是以人心换忍心,这一招,那可是从胤禛身上学的。
胤禛是对十三好,十三就肝脑涂地的一辈子给他四哥办差。
她乌雅秀贞,也不过是盼着日后能和和乐乐的过完后半辈子而已。
对十四福晋好,那真是因为觉得亏钱十四福晋,自家儿子这德行……算了,不提了,提多了就想动手,可十四这骨架子,对他动手,到时候疼的还是自己。
十四现在也聪明了,不和乌雅秀贞说那朝堂上的事儿,对于京城门口的事儿,那更是半个字也不提的。
所以乌雅秀贞一直是笑眯眯的,心情好嘛,儿子回来了,她也就不用提心吊胆了。
等十四出宫,宜妃来请安,乌雅秀贞还有些惊讶呢,自打她上次去看过笑话,那宜妃是能不见她就不见她的,现下怎么忽然就来了?
人都到了门口了,乌雅秀贞也不好说直接将人给赶走,只好让人给请了进门。
宜妃一进门就是笑盈盈的,那脸色一看就是心情好得很。乌雅秀贞心里疑惑,面上却不显,只笑道:“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春风,竟是将你给吹过来了,这身体可大好了?”
宜妃之前一直说养病,所以从没有来给乌雅秀贞请过安。躲嘛,连延禧宫都不出来的。
宜妃笑道:“听说十四阿哥凯旋而归,我这一高兴,身体可不就大好了吗?说起来,十四也是你小儿子,他凯旋而归,该是和我没什么关系的。不过,十四阿哥重情重义,这不,刚回京,连城门都没进呢,就先因着八阿哥的事儿,和四阿哥对上了。”
宜妃是办个关子也不卖,一上来就直奔主题:“他如此重情义,为了八阿哥,连自家亲哥哥的脸面都能不要,那他是不是也能为我的老九求求情呢?”
宜妃探着身体看乌雅秀贞:“四阿哥是个细致性子,我牢记着您说的话呢,在四阿哥眼里,那丁是丁卯是卯的,就算是兄弟也得明算账,可十四阿哥不一样啊,十四阿哥为了八阿哥,自己前程也不顾呢,这样迥异的性子,也不知道皇贵妃是如何教导的。”
这是又要戳乌雅秀贞的伤疤呢,一母同胞的兄弟俩,为什么性子不同?那自然是因为抚养的人不同啊,十四阿哥是在乌雅秀贞跟前长大的,那胤禛可是佟佳氏养大的,一直养到了十来岁,佟佳氏死了,胤禛才回到永和宫的。
可十来岁的男孩子,别说是宫里了,就是放在寻常人家,也该是懂事儿了,能办差了的。也相当于是,胤禛是完全定了性子,这才回的永和宫,他是好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