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0-260
。得了康熙应允,在胤禛的安排下,这戏班子是先进宫来表演。
表演的戏剧叫程三娘。
戏剧都叫程三娘了,讲的自然也就是这程三娘的一辈子。程三娘生下来没几岁就死了娘,爹很快续弦,后娘进门,那程三娘的日子过的就如同黄连水。
接下来就是后娘为了利益,让程三娘裹脚的事儿。
程三娘一番心思剖白——若真是亲娘,哪儿舍得她受这样的罪?也就是有了后娘,亲爹变后爹,她才要裹脚,朝廷明明有律法,严禁裹脚。也就是程三娘的亲爹的上司喜欢小脚女人,后娘打算卖了程三娘为她爹换前程。
接下来就是程三娘和后娘斗智斗勇。
其实这剧目,局限挺多的。既不能让程三娘违背亲爹,又不能让程三娘状告亲爹,要不然外面那些个男人,必定就像是被戳到了心上,肯定要闹腾。
所以为了减少这些麻烦,九格格干脆就全程让程三娘的亲爹隐身了。
当然,为了这戏剧能正常上映,到结果,还得来个程三娘的亲爹幡然醒悟的结局。
至于是真的幡然醒悟,还是被程三娘给拿捏了把柄不得不屈服,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。
主要的刻画在程三娘身上,她的可怜,她的勇气,她的聪明智慧,她的反抗精神,若说这整个剧本需要十分心思,那就有七分是分在程三娘身上的,另外两分是在后娘身上,后娘不仅是代表后娘一个人,还代表了所有逼迫女孩子裹脚的人,祖父母,姨娘,嫡母,甚至亲娘。
最后这一分,在朝廷官员身上。程三娘去告状,第一次他并未受理,到了第三次才受理了。
整场戏演完,谁也没出声,惠妃宜妃还在揉眼睛呢,毕竟程三娘刻画的入木三分,这可怜姑娘,谁不同情呢?乌雅秀贞却是没敢说话,只偷偷的去看康熙的脸色。
实在是九格格的这一场戏,有点儿太过于挑战了。
大清以孝治天下,无论程三娘多是顺从朝廷律法,从她和后娘斗智斗勇这儿开始,她就已经是将孝道给扔到一边去了,若说是后娘不值得孝敬,那亲爹……从最后的结局来看,她也是没放过的,相当于是挑战了做父亲的权利。
若是康熙一个震怒……乌雅秀贞暗暗沉思,自己这皇贵妃的位置才坐了不到三个月,也不知道能不能换九格格安然无恙。
良久才听到康熙招呼道:“九儿,到朕跟前来,你且先说说,你这出戏,是要表达个什么意思呢?”
九格格上前来,对上乌雅秀贞担心的视线,先露出个笑容来算作安抚,然后才给康熙行礼,笑嘻嘻的:“汗阿玛是天底下第一聪明人,岂能看不出来?现下来问我,不过是想听听我的见解?那既然汗阿玛问了,我肯定不能隐瞒的。”
“这出戏,明面上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出来,就一个意思,朝廷禁止裹脚。内里的意思,第一,为你好的,不一定是真的为你好。第二,人出生之后,虽说得父母教养,承父母恩情,但也大可不必将自己一辈子耗在这上面。”
九格格直言不讳,旁边平妃都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,又忧心忡忡的看乌雅秀贞,九格格这实在是太大胆了些,该不会一会儿被康熙给训斥吧?
乌雅秀贞伸手捂住额头,只觉得有些头疼。
康熙神色淡淡:“九儿觉得孝顺不对?”
“孝顺没有不对的,身为子女,若是连父母都不孝顺,那日后心里也必然没有信念,仁义礼智信,缺一不可。但是孝顺可以,孝顺前面,却是国家大义。”
九格格又说道,乌雅秀贞本来正在头疼呢,这会儿猛然间眼睛就亮了。
九格格接着说道:“国家应该大于小家庭,我知道民间有些地方,宗族甚至比当地官府都还要……有权势,这是不对的。任何人,既然生在大清,身为大清子民,那就该是国法重于家法……”
九格格之前曾为义诊去过更偏远更穷苦的地方,有些地方,那真的是,只有宗族,没有衙门。
就比如说,朝廷对于通奸的规定,是男女都有处罚。但到了宗族里,那就只是女人沉塘,男人没事儿。
沉塘这事儿,九格格是深通恶绝。
宗族的力量大过朝廷的力量,这绝对是不行的。
九格格引经据典,又将自己之前所见所闻拿出来做佐证,只证明一个事儿,一个朝廷,只能容许一个声音。朝廷律法既然存在,那宗族里面,就不该有第二个声音。
什么父权,都比不上朝廷律法。
只着重突出一个律法的重要性,只强调一个律法的唯一性。
乌雅秀贞哪怕是不懂朝政,这会儿也觉得九格格说的,必然是对的。她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几分笑意来,看来,她今儿是不用将自己的皇贵妃金册给拿出来了。
胤禛等人也在附近,这会儿就忍不住上前:“汗阿玛……”
不等他开口,康熙就摆摆手,顿了顿才说道:“此事,随朕到乾清宫来,咱们仔细说说。”
康熙领着人往乾清宫,那拉氏才赶紧过来扶着乌雅秀贞:“额娘您别担心,九妹妹不会有事儿的,我刚才听着九妹妹那些话,都觉得九妹妹说的十分在理。既然是为大清好,汗阿玛又不是个不问青红皂白的,哪怕是这戏剧不好,汗阿玛也顶多只是训斥九妹妹几句。”
训斥和责罚,那可不一样。
再者,又有胤禛在呢,胤禛这人护短的很。他若是愿意护着,就能像是当年护着十四一样,宁愿自己受伤,也要拦着康熙,只可惜,十四不识好赖。
但九格格可不同,九格格和胤禛亲近的很,兄妹两个感情深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