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8章 凉州后事



  “说实在的,若是论起西域之地,老夫自认还是有几分脸面。但若是论起凉州,恐怕老夫不如君侯!”

  冯永摇头:“我可做不到让大汉能兵不血刃收复敦煌甘泉二郡。”

  “至于西域,那就更不用说。这些年来,若非张公,西域诸国只怕早已不知汉威。”

  虽说大汉威压西域三百余载,宗主国的身份,早已刻入了西域诸国的骨子里。

  但中原动乱数十载,汉使久不至西域,这些年若不是因为张恭,西域只怕已经开始离心。

  所以冯永这般尊重张恭,并不是单单因为他在凉州的声望。

  “这些年来,中原动乱的消息,早已传遍西域,老夫不过是勉力而为罢了。”

  张恭知道冯永想要说什么,他却是无半点得意之色,反是紧紧地握住冯永的手,语重心长地说道:

  “更何况老夫只怕不久于人世矣!君侯知我,我亦知君侯。若是君侯欲重振汉威于西域,最好是趁着老夫还剩几口气,早做准备才是。”

  冯永点头,然后又摇头:

  “西域固然重要,但若是汉室不兴,大汉又何有余力经营西域?”

  “且如今的西域长史府,乃是魏贼所立。”说到这里,冯永一声长叹,“以大汉现在的情况,怎么可能远征西域?”

  张恭闻言,眼中有急切之色:

  “君侯,魏国虽在西域设有长史府,但早已不复汉时之威,故长史府不过是占了个名义罢了。”

  “若是大汉此时不管西域,只怕十年之后,西域诸国再不复知汉威矣!”

  “且西域多产良马,又中原商队往彼处,获得丰厚,此可谓充盈府库是也。”

  “更别说前汉将士苦战,后汉处心经营,历经数百余载,又岂能轻易拱手放弃?”

  冯永以前就曾经猜想过,张恭是一个大汉主义者。

  现在听到他这番话,更是确定了自己的猜想。

  他沉吟了一下,然后开口问道:“既如此,不知张公何以教我?”

  张恭闻言,精神一振,连忙道:

  “若是大汉暂时无睱重派将士入驻西域,老夫倒是有个想法,就是有些僭越。”

  冯永点头:“张公且先道来。”

  张恭看了一眼守在门口的关姬。

  “张公且放心,关将军与我,不分彼此,请道来就是。”

  张恭听了,这才说道:

  “吾张家在西域尚有薄名,若是朝廷能信得过老夫,老夫斗胆请封吾儿就为西域戊己校尉,持汉节前往西域。”

  张就?

  冯永下意识地看向站在屋里一直没吭气的张就。

  正好迎上张就那愕然看来的目光,他似乎也没想到自家大人会说出这等话来。

  冯永重新转过头,有些为难地说道:

  “张公,西域路途遥远,凉州长臂莫及,若是让令郎持节前往,只怕凶吉未知啊!”

  张恭看也没看自己儿子一眼,只顾劝说冯永:“吾子就虽说愚钝,但胆气尚勇,何怕之有?”

  “这个……”

  冯永又迟疑地看了一眼张就。

  只见张就神色复杂无比,冯鬼王心里不禁有些嘀咕:

  “这张就,莫不成是张恭捡来的?”

  心里这么想着,嘴里却是问道:“不知张公子意下如何?”

  张就悚然一惊,连忙回答道:

  “大人之意,便是吾之意。”

  冯永仍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:

  “张公子若是真要前去西域,可有把握?”

  张就想了一下,然后又与自家大人对视一眼,这才毅然道:

  “回君侯,若说把握,倒也有三四分。毕竟我们张家在西域也薄有根基,且吾与西域长史还有些交情。”

  “昔日班定远三十六人尚可定西域,更何况如今西域诸国臣服中原由来已久?就不才,亦持节前往。”

  冯永一拍大腿,喝彩道:

  “好!果真是虎父无犬子!吾看张公之后,能定西域者,非张公子莫属。”

  他再次转向张恭:

  “张家父子实乃忠烈之辈矣!我回去后,就立刻禀报朝廷,荐张公子为西域戊己校尉,持节前往西域。”

  商议完毕,冯永又让樊启进来给张恭看病。

  同时张就在府中设宴,招待凉州刺史。

  冯永在敦煌郡连呆十日,接见士吏,又对胡夷多加安抚。

  在离开前,与敦煌郡新任太守陈式谈了一番话,交待道:

  敦煌安定,则西域商路通畅,西域商路通畅,则可补益大汉府库。

  收复凉州,表明着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