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-140

sp; 曹班是先锋军的主帅,她下令急行军,军队只用了一天便抵达了小平津下游的孟津。

  大军到了渡口北岸,辛评终于换上了那套他从颍川家中带来的铁制甲胄,兴奋的他又是一整晚没睡。

  可到了第二天,天光都大亮了,士兵们有的在营地外操练,有的在附近的林地砍伐树木建造木帆船和简易的浮桥,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,却没有人有渡河的意思。

  不急着渡河,那为何要急着行军?

  他以为曹班临阵畏战了,想去找他理论,可是找遍了整个营地,都没见他。

  曹班难道还能跑了不成! ?

  辛评在找到曹班之前,恨不得立刻率领军队直接渡江打董卓,可发现曹班不在,他心里又开始发怵。

  犹豫了几个时辰,等到日上高头了,在外操练的士兵们都回来用饭了,他才得到消息,说曹班回了营帐。

  他连忙丢下自己的铁槊,来到曹班的营帐,两个身长八尺,身形健硕的士兵,却将他拦下了。

  这下辛评被彻底激怒了,他在曹班的帐篷外,气愤地破口大骂起来。

  “懦夫!我看你曹君实,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懦夫!”

  “不不,你连懦夫都算不上,你就是个女人!”

  他想要冲进帐篷里,可是两名士兵的力气实在太大,其中一名士兵只是轻轻推了他一把,便直接把他推到了地上。

  “辛将军,我们两位女人,多有冒犯了。”那名士兵居高临下道。

  辛评听到这话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这时吃完饭的士兵们也注意到了主帅营帐的动静,有巡逻的士兵往这边来了,辛评不想在士兵们面前丢*脸,只能自己回到营帐内。

  就这么焦急地等待了整整两天,天空中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,到了临近黄昏的时候,曹班姗姗来迟,到他的营帐内,和他亲自道歉。

  “原来君实是为了等天时……啊,我是说,确实,大雾天渡江,对我们最有利,也对,什么也看不到,原来如此……啊,不,我是说,我早就知道了!”

  曹班身边那位面如好女的副官惜字如金地解释道:“云雾天,听不远。”

  辛评不想在曹班面前表现得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,干脆转过身去,冷笑着埋怨:“曹将军两日不见,我还以为将军是畏惧董卓,心生退意了。”

  只听曹班呵呵一笑:“是么,我前日率军应对西凉军的偷袭,也不曾见到辛将军,我还以为将军是畏惧董卓,心生退意了。”

  曹班一句话,将辛评堵得几乎吐血,他还想说些什么,曹班突然挥手道:“传令下去吧,我们今夜丑时发兵。” ——

  当天夜里,河面平静得几乎一丝波澜也无,雾气越来越浓,士兵们甲胄上也开始凝结出水珠。

  曹班的军队早早将河岸的地形勘探完毕,大军选择了一处河床较浅,水流平缓的地方,悄无声息地登上木帆船。

  船队分为三组,先头一组轻装上阵,乘快船,随船都是水性、体能突出的士兵,他们需要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对岸,抢占先机。

  随后一组,船上士兵手持盾牌,这些盾牌都是木质的,可作为防御,也可作为水中的浮板。

  最后一组则是弩箭手和弓箭手组合的进攻队伍,乘坐携带战马等军事物资的大船,弩箭手们使用双人合开的中型弩机,一旦战斗打响,他们就是刺入敌人咽喉的利刃,在弓箭手的掩护下,向敌人发起最猛烈的攻击。

  曹班将阵型告知辛评后,问辛评随哪一队渡江,辛评想到上次没有冲锋在前,这次必然不能让曹班抢了这个功劳,因此毫不犹豫地表示要随快船,当第一个登陆对岸的将士。

  “将军的豪勇,实在令君实佩服,”曹班抱拳道,辛评受用地点点头,却又听她话锋一转道,“那我便随着弓弩手们,在后方为将军保驾护航!”

  曹班没有理会辛评变得飞快的脸色,这场战役无可避免,虽然地形对她们不利,但是她们也准备了许久。

  无论如何,之前姐妹不在一起时,那么多难关都过去了,现在两人团聚,再没有什么能阻挡她们了。

  夜间信号传递不变,为防止被敌方发现情况,他们在士兵和船的后面贴上了反光性较强的白布。

  经过训练的水兵们,小心地划着桨,船桨拨开水面的声音混合在水流声中,几乎听不出异样。

  先头的士兵顺利地抵达了河对岸,在河岸边迅速展开防御工事的布置。

  很快,第二队也顺利靠岸,可就在士兵们手持盾牌,加入到防御工事的修筑中时,不远处的黑暗中,突然亮起了火把。

  还未靠岸的曹班立刻下令弩手放箭,强力的弩箭被两名士兵合力拉开,箭矢带着破空声音,直接从河堤上,凭借着高度优势,飞过防御工事中的己方士兵,射向火把的亮光处。

  远处的火把越亮越多,伴随着火把亮起,所有人都看到了骑着马的西凉军,向他们冲锋而来。

  “放箭!放箭!放箭!”后方开始有大船靠岸,辛评的马被他的副将牵过来,天空中出现火光,那是弓弩手们射出的火箭,辛评看着密集如雨点一般的箭矢往敌军方向射出,激动地大喊。

  躲过箭矢的西凉军马队很快就冲到了他们面前,有战马的士兵骑着战马,挥舞着长槊冲向西凉军,双方铁器相接的瞬间,伴随着刺耳的声音,火花四溅。

  没有战马的士兵一部分继续修建防御工事,一部分配合骑兵,将西凉军逼下战马。

  在箭雨的掩护下,第一步西凉军

上一页下一页